颍川水怪

裴注三国志不正经读后感存放处
非史学生尝试说史练笔处
诸位均是吾师

幽州冤家的心思(1)

刘虞与公孙瓒在幽州的十年

186年张纯造反-189年刘虞赴幽州


幽州冤家的心思(2):191年袁绍立刘虞为帝-193年公孙瓒与袁绍停战 

幽州冤家的心思(完):193年刘虞败亡-199年公孙瓒败亡 


(本来想一发完但是不知为何越写越长,所以可能会分成两到三发><,第一发可能介绍的历史背景比较多)

    最近看了资治通鉴。从记叙的内容上看,通鉴不外乎就是三国志后汉书之类的纪传体史书的集合而已。不过个人认为纪传体容易整体把握一个人物的性格、便于品评人物,而编年体更适合理顺事件发展的脉络,发现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也更利于分析人物行事的逻辑、心情等。之前看三国志的时候觉得公孙瓒做的很多事情前后矛盾又匪夷所思,通鉴一捋就清楚了。情感变化流畅又让人唏嘘。

    因为戴不戴CP滤镜看史料得出的结果差别挺大,所以每个事件会补上一些比较冷血的想法,也方便大家对这短短十几年的历史有个完整的看法。

    (其实是想给产粮的太太一些意见和史料根据><)

 一、简易时间线(总目录)

    186年,张温使公孙瓒从幽州将兵前往凉州(约在今甘肃)平乱,张纯张举联合乌桓叛乱。公孙瓒率领部队追击。[1]

    188年3月,刘虞任命为幽州牧,安抚幽州百姓,并平张纯之乱。[2]

    188年冬,公孙瓒被困管子城二百余日,粮尽军溃,士兵死了一半。[3]

    189年2月,刘虞抵达幽州,与鲜卑互通使者,张纯为门客所杀。由于政见不合,二人关系变差。[4]

    191年1月,袁绍欲立刘虞为皇帝,刘虞坚决拒绝。[5]

    191年6月,公孙瓒协助袁绍攻韩馥。[6]

    191年冬,公孙瓒大破青州黄巾兵,名声大噪。刘虞儿子刘和被袁术扣留,逃跑后又被袁绍扣留。公孙瓒弟弟公孙越间接被袁绍害死,公孙瓒因此与袁绍反目。赵云投奔公孙瓒。[7]

    192年春,公孙瓒发动界桥之战,大败于袁绍,白马义从几近覆灭。[8]

    192年12月,公孙瓒发动龙凑之战,被袁绍击破。[9]

    193年2月,公孙瓒与袁绍停战。[10]

    193年10月,刘虞发兵攻打公孙瓒,兵败而亡。[11]

    195年,刘虞复仇大队于鲍丘击破公孙瓒,公孙瓒退守易京,修筑易京楼。[12]

    196年,公孙瓒击破袁绍部下麴义。[13]

    198年,袁绍大举进攻公孙瓒,公孙瓒被困于易京。[14]

    199年,公孙瓒兵败自杀。公孙瓒部下大都战死,刘虞复仇大队多归附曹操。[15]

    至此,二人的历史就结束了。也许大家已经能从时间线上找到一些糖了w

二、史料来源与解(kou)读(tang)

    首先解释一下乌桓(又叫乌丸)。乌桓是北方少数民族,但大汉把他们收拾的很服帖,甚至把他们当枪使,用来侦查鲜卑的动向。有设立乌桓校尉的官职专门管理。南匈奴同。

[1]公孙瓒讨伐张纯

初,张温发幽州乌桓突骑三千以讨凉州,故中山相渔阳张纯请将之,温不听,而使涿令辽西公孙瓒将之。军到蓟中,乌桓以牢禀逋县,多叛还本国。张纯忿不得将,乃与同郡故泰山太守张举及乌桓大人丘力居等连盟,劫略蓟中,杀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众至十余万,屯肥如。 (《资治通鉴》)

光和中,凉州贼起,发幽州突骑三千人,假瓒都督行事传,使将之。军到蓟中,渔阳张纯诱辽西乌丸丘力居等叛,劫略蓟中,自号将军,略吏民攻右北平、辽西属国诸城,所至残破。瓒将所领,追讨纯等有功,迁骑都尉。属国乌丸贪至王率种人诣瓒降。迁中郎将,封都亭侯,进屯属国,与胡相攻击五六年。丘力居等钞略青、徐、幽、冀,四州被其害,瓒不能御。(《三国志》)

   朝廷让公孙瓒带领乌桓骑兵去凉州平叛乱,幽州到凉州大概是现在北京到甘肃的距离,路途遥远。才走到蓟(还没出幽州地界),很多乌桓骑兵就因为军队居然不管饭而逃跑了。粮食不足的原因之一是幽州当时确实穷,缺少优秀的管理者发展经济、农业,主持后续支援补给的运转。就算张纯中途不叛变,伯珪走到一半可能就饿死了(不)。这样的条件下,伯珪心心念念的战功是很难积累的。

    公孙瓒确实骁勇善战,把造反的张纯赶到了塞外,乌桓投降。公孙瓒进驻辽东属国。

    但是丘力居(和张纯一伙的)经常骚扰四州,公孙瓒无法抵御。因为公孙瓒主要是在辽东地区(今辽宁锦州、沈阳一带)抗敌,丘力居在辽西捣乱跑到青州冀州(今河北)主要不是公孙瓒的锅。

    考异一 【网上有一种说法是张纯于187年造反,《资治通鉴》与《后汉书》也将这件事记录在了187年,然后有188年派刘虞前往幽州平定张纯。但按《三国志》,事件发生光和年间(178年-184年),两军对峙后大概188年左右刘虞才来。

首先凉州之乱起于184年5月,张温被任命讨逆在186年,张温因为平乱不利被罢官是187年2月。因为《资治通鉴》这一段开头有个“初,”(当初),说明这一段叙述未必发生在187年,而前段刚好写了太尉张温因为平寇失利被免职,这一段更像是对其被免职的原因的补充说明。如果是按时间顺序,张温被罢官后怎么可能还能指挥公孙瓒?

除此之外,司马光会将史书时间线相互矛盾的地方写入《资治通鉴考异》中,而在《考异》中并没有提到这一段有异常。故暂且认为张纯叛乱在186年。】

[3]188年冬公孙瓒被困管子城

    公孙瓒无法抵御丘力居虽然也有策略不足只知道向前莽撞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幽州资源跟不上,他的实力因此被压制。想要深入追击,但是苦于没有后援,反而被丘力居困在管子城,关了两百多天,粮食吃完了,士兵也死了一半。

    至于公孙瓒是怎么回来的,史书上没有写。但是三国志里写过他以几十兵突破几百鲜卑兵生还的故事。所以在少数民族中突围活着回到大本营这事儿公孙瓒还是有信心拿下的。

    至于为什么公孙瓒要被关两百天才出来,史书也没有记载。但以公孙瓒好战又好胜的性子来看,应该是想等待时机反扑。

    连续几年征战无果,两百多天的包围折磨着意志,整个军团呈现疲态,包括公孙瓒自己也是身心俱疲。

  第二年春天,刘虞来了。


[2]188任命刘虞为幽州牧;[4]189刘虞抵达幽州

[2]宗正东海刘虞为幽州牧。州任之重,自此而始。焉,鲁恭王之后;虞,东海恭王之五世孙也。虞尝为幽州刺史,民夷怀其恩信,故用之。 ……诏发南匈奴兵配刘虞讨张纯,单于羌渠遣左贤王将骑诣幽州。(《资治通鉴》)

朝议以宗正东海刘伯安既有德义,昔为幽州刺史,恩信流著,戎狄附之,若使镇抚,可不劳众而定,乃以刘虞为幽州牧。(《三国志》)

    如果要说刘虞和公孙瓒到底有没有相亲相爱的蜜月期,在刘虞抵达幽州,到派遣使者出塞外之前的短短十几天可能是有的。

    首先公孙瓒没有和上司斗的习惯,曾经他对早年给予他恩惠的刘太守极尽忠孝,甚至因此举孝廉。

    至于十年前的想法和十年后的想法会不会不同,毕竟有董卓这个长歪了的著名例子在。我觉得不会。董卓进皇都后沉迷权力与富贵然后那个好游侠的少年变成了中年油腻,而公孙瓒所处的环境并没有变化(一直在很穷的地方打仗,害,可怜的伯珪),而且公孙瓒并没有争霸天下的野心与政治诉求(从后面与袁绍的相处可以看出)。

    而且前面说到连年征战与被关了两百天的压抑感相交,公孙瓒对这个局面非常无力与疲惫,同时他本身的政治能力很弱,他非常非常需要并且期待能有一个人出来帮他解决后续支援的问题,让他能放心在前线打仗。所以面对刘虞的到来,公孙瓒应该是很欢喜的。他以为刘虞会成为他建功立业道路上的助力。

    但是公孙瓒可能没想到刘虞过来是“取代”他的。一直攻不破的张纯,在刘虞的怀柔政策下被其门客杀死,刘虞没有付出“出生入死”的努力却得到了他努力了几年都得不到的回报。

    关于关系不和的原因。

    1.观念不合:公孙瓒曾经几十骑兵突破鲜卑,震慑鲜卑人不敢再次入侵。他早年的舔血生涯让他有了武力解决问题的思想趋向(卢植:这锅我不背),而且早年百战百胜吊打北方少数民族的经历也培养了他的自负情绪。对抗少数民族更多的是纯武力压制,计谋用得不多,取胜比较简单,这也导致公孙瓒做事欠考虑,好冲动(并不是说公孙瓒智力不行,史料中有体现公孙瓒智慧的事件,但大多数时候做的事情更像是身体不听脑袋使唤做出来的)。自负+冲动就容易走极端,一旦做出一些极端的事,两人的关系会不断恶化。

    而刘虞性格比较好分析,一个受儒学教育长大的人,“国家”“百姓”的观念深深影响着他。他主张怀柔,能讲道理绝不动手。刘虞早年为官,先是在幽州做刺史(说不定和公孙瓒还见过面w),然后黄巾贼作乱,刘虞深入战后破败的城镇安抚百姓。刘虞“安抚百姓”非常有效,抚平焦躁心绪、让恶徒改邪归正这项技能刘虞是非常拿手的(见《三国志》裴注)。和公孙瓒相比刘虞是另一个极端,也许他的日子过得比流民还紧巴,但依然把财政收入投入到幽州的建设中。这样至儒的官员也是不多见的。

旧幽部应接荒外,资费甚广,岁常割青、冀赋调二亿有余,以给足之。时处处断绝,委输不至,而虞务存宽政,劝督农植,开上谷胡市之利,通渔阳盐铁之饶,民悦年登,谷石三十。青、徐士庶避黄巾之难归虞者百余万口,皆收视温恤,为安立生业,流民皆忘其迁徙。虞虽为上公,天性节约,敝衣绳履,食无兼肉,远近豪俊夙僭奢者,莫不改操而归心焉。(《后汉书》)

    2.价值(利益)冲突:这个也比较好理解。公孙瓒作为武将,价值只能通过打仗建立战功来实现;而刘虞作为政客,价值可以通过经济、农业、军事……很多指标来实现。如果刘虞不让公孙瓒出兵打仗,公孙瓒就很难积累战功,所以刘虞来了之后公孙瓒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刘虞越升越高。“英雄无用武之地”,意气风发的公孙瓒在刘虞到来后过得更憋屈了。


    那么刘虞对公孙瓒是什么态度?

    虽然不听话,虽然看到他就头疼,但是幽州不能没有他。

朝议以宗正东海刘伯安既有德义,昔为幽州刺史,恩信流著,戎狄附之,若使镇抚,可不劳众而定,乃以刘虞为幽州牧。(《三国志》)

 ……诏发南匈奴兵配刘虞讨张纯,单于羌渠遣左贤王将骑诣幽州。(《资治通鉴》)

虞上罢诸屯兵,但留降虏校尉公孙瓒,将步骑万人屯右北平。

(我忍不住又引用了一次请大家品一品)

    虽然这么说,但是留下公孙瓒可能是个万不得已中最好的选择。从朝廷任命刘虞幽州牧的细节中可以看出来:任命刘虞而不是刘焉刘X的原因是刘虞能“可不劳众而定”,并且配给刘虞的兵都是胡族工具人,再加上之前让公孙瓒从幽州千里迢迢去凉州支援的荒谬决策可以看出,朝廷当时非常缺人,不管是兵还是将都不够。向朝廷提出换个听话的将领过来这种给朝廷添麻烦的事情刘虞是绝对做不出的。

    刘虞遣散了那些从南匈奴拉来的兵,只留下了公孙瓒带领一万兵在右北平。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虽然公孙瓒总是给他捣乱,但是在这个时候刘虞是不担心他会造反的,不然也不会不给自己留点兵。

  刘虞也因此架空了公孙瓒作为武将的作用,公孙瓒变成了贴在家门口的门神,让他这几年在乌桓的震慑力成为实施政策的一部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刘虞可能自己也知道只靠恩惠是难以完全收服乌桓的,他虽然不认同公孙瓒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方式,但他认可公孙瓒或者说武力带来的震慑作用。

      公孙瓒希望刘虞成为他的后盾,希望破灭后只道刘虞架空自己,却不知自己已经成为了刘虞的保障

    (甚至可以加戏:朝廷因为人手不足,想将公孙瓒和他的白马义从调回中原,但是刘虞上表请求将公孙瓒留下了blablabla...)

    他们两人有没有就政策问题讨论过?

    裴注里有写公孙瓒的表态:

瓒以胡夷难御,当因不宾而讨之,今加财赏,必益轻汉,效一时之名,非久长深虑。故虞所赏赐,瓒辄纱夺。虞数请会,称疾不往。(《魏氏春秋》)

    他们之间估计是有争论过,只不过谁也没说服谁。比较有意思的是公孙瓒抢赏赐的事情。幽州本来就穷,需要青冀两州支援,穷得揭不开锅还要先拿钱去养敌人,最想得到资源补助的公孙瓒肯定气不过。公孙瓒因此估计被刘虞约谈过很多次。那些被抢的赏赐去了哪里?这个我觉得可以尽情发挥想象,虽然极大概率是公孙瓒自己吞了,但也不排除刘虞问他要回来的可能性(毕竟幽州真的穷,经不起公孙瓒这么抢)。

    189-190两年间,刘虞都在发展经济、农业。公孙瓒在史书上则没什么动静。估计会在塞外巡逻的时候欺负一下少数民族戝兵发泄一下。

    总之两人在这边远的幽州远离了政治中心,远离了中原的各种争端,日子还算平静。口三里天仙配的场景在这两年应是存在的,只不过画面应该是伯安头上冒火然后伯珪骂骂咧咧w

    直到191年袁绍掺了进来。


评论(1)

热度(287)

  1. 共27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