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川水怪

裴注三国志不正经读后感存放处
非史学生尝试说史练笔处
诸位均是吾师

幽州冤家的心思(完)

刘虞与公孙瓒的十年(有图流量慎重)

193年冬刘虞败亡-199年春公孙瓒败亡

    公孙瓒孤独的余生

    [1]    [2]

    193年10月,刘虞发兵攻打公孙瓒,兵败而亡。[11]

    195年,刘虞复仇大队于鲍丘击破公孙瓒,公孙瓒退守易京,修筑易京楼。[12]

    196年,公孙瓒击破袁绍部下麴义。[13]

    198年,袁绍大举进攻公孙瓒,公孙瓒被困于易京。[14]

    199年,公孙瓒兵败自杀。公孙瓒部下大都战死,刘虞复仇大队多归附曹操。[15]

---------------------

    [11]上回说到公孙瓒多次进攻袁绍,但都失败了,在朝廷的调解下写了一封不符合他性格的信,独自呆在自己修的小城里休养生息。袁绍估计在公孙瓒心里留下了阴影,一点风吹草动就会让他怕得要死。筑高台用来防备刘虞也是这个原因。刘虞多次请公孙瓒喝茶,公孙瓒都拒绝了。个人认为并不是因为想要给刘虞甩脸色,而是因为真的害怕,怕刘虞在耍计谋除掉他。从知道刘虞派兵来讨伐他就吓得毫无形象地挖墙脚而走可以看出来,公孙瓒当时草木皆兵,甚至丧失了判断能力。(和刘虞相处那么多年我不相信他会不知道刘虞的城建队啥水平)

瓚乃筑京于蓟城以备虞。虞数请瓚,辄称病不应。(《后汉书》)

时,州从事公孙纪者,瓚以同姓厚待遇之。纪知虞谋而夜告瓚。瓚时部曲放散在外,仓卒自惧不免,乃掘东城欲走。(《后汉书》)

----------------------

    而后刘虞真的起了杀心。原因除了公孙瓒放任部队残害百姓,还有担心他叛乱。虽然根据后汉书里的记载,对公孙瓒所作所为的愤恨要更多一些,但按刘虞的性格和杀人的习惯(?)来看,戒备其叛乱的成分可能会更多一点。(目前刘虞杀过的两个人:张纯(叛乱者)、袁绍使者(想要说服刘虞叛乱者))

虞乃密谋讨之,以告东曹掾右北平魏攸。攸曰:“今天下引领,以公为归,谋臣爪牙,不可无也。瓚文武才力足恃,虽有小恶,固宜容忍。”虞乃止。顷之攸卒,而积忿不已。(《后汉书》)

四年冬,遂自率诸屯兵从合十万人以攻瓚。将行,从事代郡程绪免胄而前曰:“公孙瓚虽有过恶,而罪名未正。明公不先告晓使得改行,而兵起萧墙,非国之利。加胜败难保,不如驻兵,以武临之,瓚必悔祸谢罪,所谓不战而服人者也。”虞以绪临事沮议,遂斩之以徇。(《后汉书》)

虞兵无部伍,不习战,又爱民庐舍,敕不听焚烧,戒军士曰:“无伤余人,杀一伯珪而已。”攻围不下。(《通鉴》)

    虽然程绪因为谏言而死,但是刘虞也算是听进去了他的谏言。

    当时公孙瓒在自己修的小城里,队伍都在外边,手头没几个能打的。而且算起来公孙瓒建的城也就建了半年而已(还是在没有多少人手的条件下),十万大军一人一脚都能给踏平了。一方面可能是作战经验不足,另一方面也许是刘虞确实只是想吓吓公孙瓒,毕竟未实锤公孙瓒谋反就出兵攻打是有些不妥。当然更大的可能是公孙瓒抓了普通百姓作为人质,刘虞不敢轻举妄动。

    瓒乃简募锐士数百人,因风纵火,直冲突之,虞众大溃。虞与官属北奔居庸,瓒追攻之,三日,城陷,执虞并妻子还蓟,犹使领州文书。(《通鉴》)

    这么一耽搁就错过了打败公孙瓒的最佳时机。公孙瓒临时招募了几百士兵,放火冲了出来。十万大军瞬间化为城市建设队跟在公孙瓒后面手忙脚乱地灭火溃散,刘虞败逃居庸关。居庸关,天下九塞之一,出了名的易守难攻。公孙瓒穷追不舍(老毛病了),三天就攻破了。他抓住了刘虞,却并没有杀死他,而是让他继续管理幽州事务。

    此处可以挖一下公孙瓒的想法。不杀刘虞而让他像往常一样管理幽州,是因为公孙瓒知道自己的政治能力不比刘虞,最直观不用脑子想的是有了刘虞以后公孙瓒打仗再也不愁粮不够了。刚被袁绍大伤元气,公孙瓒需要刘虞给他加血。公孙瓒这个时候心情应该还是挺不错的,一直以来紧绷的神经得以松懈下来。

    这个时候公孙瓒的心情与189年刘虞到来时的心情相呼应。189年刘虞刚到的时候,公孙瓒也许曾有那么一段时间的欢喜,以为刘虞会成为他事业上的助力。然而刘虞居然是来和他抢人头的。而现在的刘虞完全在自己的掌控下,可听话了呢,就这样助力自己争霸天下吧(突然病娇

    可惜好景不长,段训带着诏书来了。

会天子遣使者段训增虞封邑,督六州事;拜瓚前将军,封易侯,假节督幽、并、青、冀。

    关于刘虞督六州是哪六州,除了公孙瓒的幽、并、青、冀,还有两州,应为与这四州接壤的三州之二。在192-193时间点上,官方任命的兖州牧刘岱死于与黄巾的斗争中(此时野生的兖州牧是曹操),官方任命的豫州刺史孔伷(zhou4)190年就被杀,野生豫州刺史被袁术袁绍轮着玩,徐州牧陶谦还很安稳(刘备于193年秋投奔陶谦),所以剩余两州估计是兖州与豫州。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做了一张图(做图真开心.jpg):(橙色为公孙瓒与刘虞共同管理部分,紫色为刘虞独自管理部分)

null

    当然公孙瓒并没有给这张图实现的机会。他选择了杀死刘虞。但是如果不杀刘虞,公孙瓒就可以多掌管3个州的兵,为什么他还要杀死刘虞呢?如果他把刘虞放了,刘虞真的去督六州了,意味着刘虞名义上能管理曹操、袁绍。刘虞的实力到时候有多可怕公孙瓒不敢想,但他知道刘虞出去后一定会派兵杀死他。

    在刘虞攻打公孙瓒之前,公孙瓒有没有想过和刘虞反目?我认为是没有的。就如魏攸说的那样,公孙瓒只是有点小恶,并没有反心。刘虞攻打公孙瓒的做法确实是很不明智的。公孙瓒追到居庸关抓住刘虞一方面是因为他本身打仗的风格就这样,另一方面也是“永绝后患”,放任刘虞呆在居庸关指不定哪天又来打他。所以整件事从公孙瓒的角度来看,整件事错在刘虞,如果不是刘虞带着十万大军气势汹汹来打他,就不会造成现在的局面;而且刘虞在无实锤的情况下攻打自己(瓒好歹是个朝廷封的蓟侯(县级)),这件事本身就不合法。

    凭什么刘虞做错了事情还能得到比我还大的赏赐?这大概是公孙瓒的第一反应。而且按刘虞之前想杀了自己的态度,公孙瓒认为放了刘虞后,刘虞极大可能会联合冀州袁绍来攻打自己。袁绍的军队什么水平公孙瓒可是刚刚体会完。权衡之后,公孙瓒选择了一条能让自己苟过当下多活几年却又无比折磨的一条路。

    杀刘虞需要理由。刘虞和袁绍那些不清不楚的信件就是“谋反”的证据。但是刘虞的民众支持率很高,不乏有真想让刘虞当皇帝的人(比如各种朝廷官员,大家都知道这样的人一般都比较迷信老天爷)。于是公孙瓒把刘虞推出去,让天来做决定。公孙瓒的两个做法,前一个让那些忠心皇帝的人认清了刘虞的“不忠”而站在自己这边,后一个让不忠心于皇帝又听天由命的人相信了天意。公孙瓒的这两个做法尽可能地将更多的人拉到了自己的阵营中。

瓚乃诬虞前与袁绍等欲称尊号,胁训斩虞于蓟市。先坐而咒曰:“若虞应为天子者,天当风雨以相救。”时,旱势炎盛,遂斩焉。(《后汉书》)

    刘虞被处死是在冬天,这里的旱势炎盛应该是为了强调降雨的可能性低的加笔。(幽州蓟县就是现在的北京,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公孙瓒从小在这里长大熟知这里的气候,不可能选在降雨概率大的夏季借天杀刘虞)

    公孙瓒真的想杀刘虞吗?在与 @伊势京子 的讨论中觉得,公孙瓒杀刘虞更多的是出于形势的不允许,而不是个人私心。在抓了刘虞之后,如果没有段训的皇诏,没有袁绍没有到处捣乱的刘虞复仇队,一直把刘虞放在身边当个生钱生粮的工具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当有外力要把刘虞抢走时,刘虞就成了自己的敌人,还是个隐患不小的敌人,放虎归山会加速自己的灭亡。但若杀死了刘虞,袁绍在南方虎视眈眈,刘虞这几年虽然存了不少粮但迟早有吃完的一天。杀死刘虞引起的舆论风波甚至是复仇也是个很麻烦的事情,所以公孙瓒才会大费周章营造“刘虞必死”舆论氛围。

    从现在来看,杀死刘虞肯定是弊大于利的,公孙瓒想必也知道这一点。为什么他还是选择饮鸩止渴?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1.自负的性格。低估了刘虞复仇队的实力与刘虞在民间的影响力。2.对袁绍的恐惧。刘虞与袁绍表面上关系还是不错的,袁绍也有统一河北的野心,两人极容易一拍即合将矛头指向自己。3.没有长远思考问题的习惯,只求当下时间节点的最优解。(从他打仗时总是一股脑向前冲能看出来)

    说这么多只是想努力证明公孙瓒不想杀刘虞,杀刘虞是他非常不情愿的。所以可以想象行刑现场,公孙瓒会是多么的暴躁。

故常山相孙瑾、掾张逸、张瓒等相与就虞,骂瓒极口,然后同死。(《通鉴》)

    在行刑那天,有几个曾经在常山(冀州)做官的人跑到刑场骂公孙瓒,被公孙瓒一同处死了。一方面是为了确保自己斩刘虞的政治正确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当时刘虞的事情让他非常暴,(毕竟这些骂人的人可以先关起来)这几个倒霉孩子是撞枪口上了。

瓒传虞首于京师,故吏尾敦于路劫虞首,归葬之。虞以恩厚得众心,北州百姓流旧莫不痛惜。(《通鉴》)

    公孙瓒把刘虞的头送往首都,这一行动是为了延续他的“政治正确”。然而半路被刘虞复仇队抢去安葬了。

    刘虞死后,田畴才从长安回来。田畴是幽州当地的青年才俊,被刘虞挖出来后帮刘虞到长安送信。他回来后发现刘虞已经死了,到坟前大哭。公孙瓒知道后很生气,悬赏捉到了他。田畴一番慷慨陈词:

畴至,谒祭虞墓,陈发章表,哭泣而去。瓒闻之大怒,购求获畴,谓曰:“汝何自哭刘虞墓,而不送章报于我也?”畴答曰:“汉室衰颓,人怀异心,唯刘公不失忠节。章报所言,于将军未美,恐非所乐闻,故不进也。且将军方举大事以求所欲,既灭无罪之君,又仇守义之臣,诚行此事,则燕、赵之士将皆蹈东海而死耳,岂忍有从将军者乎!”(《三国志》)

    “既灭无罪之君”说的是灭刘虞,“又仇守义之臣”说的是捉拿自己。最后还说公孙瓒这样的人,名士即使跳海也不会来投奔你。我觉得按公孙瓒的性格,这么在面前明目张胆骂自己的,一定会气得马上拖下去砍了吧。

瓒壮其对,释不诛也。拘之军下,禁其故人莫得与通。或说瓒曰:“田畴义士,君弗能礼,而又囚之,恐失众心。”瓒乃纵遣畴。(《三国志》)

    公孙瓒居然觉得他说得很对,没有杀他,然后……把他囚禁关起来了(???)公孙瓒应该是想请田畴做官,但是田畴不愿意,就把他关了起来直到他愿意为止我觉得公孙瓒是个不知道怎么“礼贤下士”“对别人友好”的人。公孙瓒对田畴,应该是有一点欣赏的态度的,也许在他心中“不杀”已经是很大的恩惠了吧。最终田畴也没有一点想要帮公孙瓒做事的意图。

    田畴的这个做法激怒了公孙瓒。如果在这之前公孙瓒还想着招贤纳士,那么在这之后他就不这么想了,颇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感觉(大概就是“我都对你这么好了,你都不归顺我,那我为什么还要对你们这些名士那么好”的思路)。这也是他在那之后变得任人唯亲、迫害有才之人的原因之一。

(或者带着CP滤镜看也许是公孙瓒在田畴身上发现了刘虞的影子想捉来做替代品)

公孙瓒既杀刘虞,尽有幽州之地,志气益盛,恃其才力,不恤百姓,记过忘善,睚眦必报。衣冠善士,名在其右者,必以法害之,有材秀者,必抑困使在穷苦之地。或问其故,瓒曰:“衣冠皆自以职分当贵,不谢人惠。”故所宠爱,类多商贩、庸儿,与为兄弟,或结婚姻,所在侵暴,百姓怨之。(《通鉴》)

    公孙瓒:“这些名士,都以为自己了不起,做官都是理所应当的。这种人才不会感谢你给他的恩惠。”从他的这句话可以看出来,公孙瓒应该是被田畴一类的名士刺激到了。在那之后公孙瓒喜欢任用商贩和平庸之人,估计也是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忠义之心”而对公孙瓒巴结讨好,他喜欢这种被讨好的感觉吧。(对自负的人,当然是越捧他就越高兴)
     

------------------------

[12]刘虞复仇大队与袁绍联合

    195年,就是在刘虞死后的一年,刘虞的旧部组成了复仇队,与呆在袁绍那里的刘和汇合,同时还有麴义(在界桥暴揍公孙瓒的那位武将)一起发兵攻打公孙瓒。公孙瓒败逃至易京,在这里修筑了他自己最后的囚牢。

瓒自谓易地当之,遂徙镇易,为围堑十重,于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为楼其上;中堑为京,特高十丈,自居焉。以铁为门,斥去左右。男人七岁以上不得入门,专与姬妾居。其文簿、书记皆汲而上之。令妇人习为大声,使闻数百步,以传宣教令。疏远宾客,无忆亲信,谋臣猛将,稍稍乖散。(《通鉴》)

    这一段记录看得我心惊胆战。要如何多疑才会将守备设施修筑得那么滴水不漏、身边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妇孺?刘虞复仇队势力之强,动作之快远远超乎公孙瓒的想象。

乌桓峭王亦率种人及鲜卑七千余骑,随辅南迎虞子和与袁绍将麴义合兵十万共攻瓒,破瓒于鲍丘,斩首二万余级。于是代郡、广阳、上谷、右北平各杀瓒所置长吏,复与鲜于辅、刘和兵合,瓒军屡败。(《通鉴》)

为了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当时公孙瓒绝望的处境,我画了一张图:

null
    本来幽州(黄色的部分)全在公孙瓒的掌控中,但是一夜之间(或者几夜之间)刘虞复仇队就占据了大片土地。前有复仇队,后有袁绍,公孙瓒被围在小小的易京动弹不得。

自此之后,希复攻战。或问其故。瓒曰:“我昔驱畔胡于塞表,扫黄巾于孟津,当此之时,谓天下指麾可定。至于今日,兵革方始,观此,非我所决,不如休兵力耕,以救凶年。兵法,百楼不攻。今吾诸营楼橹数十重,积谷三百万斛,食尽此谷,足以待天下之事矣。”

    在解决了易京楼的安全问题后,公孙瓒开始种田屯粮。一方面是当前的形式他无法出击,另一方面公孙瓒终于开始重新认识自己了!!知道光打仗不行要种田了!!知道自己能力不足了!!终于长大了!!(老母亲落泪

    195年公孙瓒的这个性格转变原因我还没找到相关依据,不过带上CP滤镜还是能发现一点端倪。刘虞复仇队的存在,完全是因为过去曾受恩于刘虞。而公孙瓒之前是非常看不起刘虞这种“软性”的恩惠的,因为他崇尚以武服人,认为刘虞的做法只能给他加点血,打起仗来就像蚂蚁一样一捏就死。然而刘虞死后,公孙瓒经历了招贤纳士的不顺,又经历了他无法控制的武力叛乱,不可否认这些都是刘虞“软性”恩惠的力量。公孙瓒是不是开始思考刘虞所作所为的正确性了呢?(也许公孙瓒想找刘虞过来问清楚,但是刘虞此时已经不在了

-------------------------

    公孙瓒对守城战还是很有经验的(参考故安守卫战)。一年后就耗尽了在界桥暴揍他的麴义军队的军粮,取得了一次难得的胜利。

义军粮尽,士卒饥困,余众数千人退走。瓚徼破之,尽得其车重。(《后汉书》)

[14]198年袁绍举兵攻瓒

袁绍连年攻公孙瓚,不能克,以书谕之,欲相与释憾连和;瓚不答,而增修守备,谓长史太原关靖曰:“当今四方虎争,无有能坐吾城下相守经年者明矣,袁本初其若我何!”绍于是大兴兵以攻瓚。先是瓚别将有为敌所围者,瓚不救,曰:“救一人,使后将恃救,不肯力战。”及绍来攻,瓚南界别营,自度守则不能自固,又知必不见救,或降或溃。绍军径至其门,瓚遣子续请救于黑山诸帅,而欲自将突骑出傍西山,拥黑山之众侵掠冀州,横断绍后。关靖谏曰:“今将军将士莫不怀瓦解之心,所以犹能相守者,顾恋其居处老小,而恃将军为主故耳。坚守旷日,或可使绍自退。若舍之而出,后无镇重,易京之危,可立待也。”瓚乃止。绍渐相攻逼,瓚众日蹙。 (《通鉴》)

    公孙瓒积累了三年的粮,又开始自负了,公然挑衅袁绍。他的“救一人,使后将恃救,不肯力战。”看似很正确,实际上还是不知道怎么“礼贤下士”的表现。所以他的部下并没有像他想的那样“力战”,反而跑的跑降的降了。

    这里公孙瓒打算突围,到袁绍军后面与黑山军汇合前后夹击袁绍。关靖阻止了他。从关靖的话中可以看到,被敌军包围了那么久,军心涣散。可能连公孙瓒自己也受不住了。

[15]兵败而亡

春,黑山贼帅张燕与公孙续率兵十万,三道救之。未至,瓒密使行人赍书告续,使引五千铁骑于北隰之中,起火为应,瓒欲自内出战。绍候得其书,如期举火。瓒以为救至,遂出战。绍设伏击之,瓒大败,复还自守。绍为地道,穿其楼下,施木柱之,度足达半,便烧之,楼辄倾倒,稍至京中。瓒自计必无全,乃悉缢其姊妹、妻子,然后引火自焚。绍趣兵登台,斩之。(《通鉴》)

    想必嗑瓒虞的小伙伴们对这一段已经无比熟悉了。自负的公孙瓒知道自己无处可逃后,选择了自杀,为自己保留了最后的颜面。

    在火光中,他会想些什么呢?会反省自己糟糕的后半生吗?

    公孙瓒败亡的时候是春季,不知道他会不会想起十年前的那个春天,刘虞带着希望来到幽州,救他于水火之中的陈年旧事呢?

    可惜刘虞不会再来救他了。

------------------------------------

    公孙瓒一个人死在自己修筑的易京楼里,而此时的扬州,意气风发的孙策得到了他一生的知己太史慈。重要的是司马光还把这两件事情贴在一起写了!!简直几千米大刀直戳我心脏(泪)。编年体史书的残忍之处可能就在此吧。有人在寒冷的北方孤独地死去,南方并不会有人为此流泪,甚至可能不会有人为此悲伤。

    开始想写公孙瓒与刘虞的读书笔记,其实是因为无意中发现他们的相见与公孙瓒的死亡之间刚好隔了十年,而且都在春天这个一年中无比美好的时候,但两件事一件事是如此让人愉悦,另一件事是如此让人难过。这样的反差有点让人意难平。

    在阅读《资治通鉴》的时候,感觉公孙瓒的想法非常有意思,想试着写出来,但是写完之后发现和第一次看《通鉴》时想的完全不一样。也许大家在阅读历史的时候,也会有很多与我不同的想法吧w其实这些可爱的历史人物是怎么想的,只有他们本人知道了,我们后人的推测并无正确答案,只要能够自圆其说,都是可能的答案之一。

    最后,我发现画地图好好玩啊哈哈哈哈哈(?)


评论(7)

热度(223)

  1. 共2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